有時候,吃東西太快或是太熱氣,也會不小心咬到舌頭,繼而生痱滋痛好一陣子,但這類傷口通常數天後自癒。然而,台灣一名患者卻沒有那麼幸運,咬到舌頭後,傷口持續三個月久未癒合,甚至出現白白的傷口。經診斷後,竟發現患上了舌癌。 台灣細胞研究專家黃琇琴在《小麥的健康筆記》分享了案例,她指出,患者咬到後,傷口可能演變成慢性發炎,加上口腔微生物影響,引起炎性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引起了DNA的變異,最終發展成舌癌。 因此,提醒大家不要忽視口腔健康。根據美國統計,30歲以上人群中,每10個就有4個患有牙周病。牙周病不僅帶來牙齒問題,還可致牙齦流血,流血後會使黏膜破損,讓病菌隨住血液進入全身,影響健康。因此,除了定期刷牙外,也要配合牙線及牙縫刷等工具。 香港消費評測機構也分享一些口腔清潔貼士; 1.早晚地正確刷牙,選擇含氟化物的牙膏以防蛀牙。 2.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減少吃甜食,兩餐之間用清水解渴,以便唾液有足夠時間中和因口腔細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和澱粉質而產生的酸素 3.不吸煙 4.定期檢查牙齒 若想先行評估口腔健康,最簡單的方法是檢查刷牙有否流血,這是牙周病的先兆。或者,亦可檢查舌苔會否很厚,如果很厚的話,有能是口腔裡的菌叢附在上面。 資料來源:Youtube「健康我+1e」@小麥的健康筆記 本文內容不代表本公司立場,並且不構成任何意見。